◇◇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科学不需要魔术

  作者:西索

  我喜欢魔术,很小时候就喜欢了,很多时候都沉浸在魔术师制造的幻觉里不
愿苏醒,因为魔术师给我们制造了奇妙又而不可思议的世界。

  魔术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卫,特别喜欢他的作品<飞>。大卫在他魔术中
圆了大家一个飞翔梦。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以至于我一生都想沉浸在他营造的
幻觉里不愿苏醒。

  众所周知,魔术他的作用在于娱乐大众,激发人们的想象,令人充满激情。
但是魔术神秘感一旦被揭穿便索然无味了。

  生活中我们需要魔术。但是科学需要魔术吗?科学当然需要魔术。因为这也
会让人们对科学充满好奇与向往。让人们对世界充满了想象力。科学的魔术我们
称之为科幻。

  但是现在一些伪科学,连科幻都算不上,在当今社会大放异彩,就不得不让
我们去深思了。

  科学具有严肃性和严厉性。并且是要经得起各方面的推敲的。必需有清晰概
念,而且需要反复验证。

  科学理论有时候可以举一反三,有时候是不可以举一反三。特别是数学,歌
德巴赫猜想是未解决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数学猜想,它是说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
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形式。在100以内这个假设可以成立,那么
一万亿,或是无数大之后呢?是不是这个假设也是成立的?而能不能举一反三,
正是歌德巴赫猜想能不能成立的条件。对我来说歌德巴赫猜想的实际意义在于,
科学有时候是不可以举一反三的。

  黎鸣先生在文章提到,他对四色定理的证明来自老子“三生万物”猜想,而
这个猜想“就是真理中的真理,至高的真理。”何以见得呢?“直到今天,无论
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密码学等等,还是社会科学
中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抑或心理科学,等等等等,
无不在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老子的‘三生万物’猜想的真理性。例如:宇宙物质
由三个粒子:电子、质子、中子,或由三个轻子:电子、上、下夸克组成;生命
物质由具有三联体DNA密码结构的蛋白质组成;……”

  黎鸣先生很明显想用举一反三的思维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想从宇宙,物质,
生命,最本原的东西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是逻辑思
维着实混乱。

  我觉得他举宇宙间本原的规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方式,
便何况他在还没完全搞明白这些东西之前就草率举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例子来说问
题。

  引用方舟子老师博客里的文章:从他举的“实例”就可表明他所谓的证明只
是夸夸其谈。人类已发现的基本粒子并非只有三种,而是有三十余种,是不是该
叫“三十余生万物”?轻子也并非只有三种,而是有六种(其中并不包括夸克),
是不是该叫“六生万物”?至于“生命物质由具有三联体DNA密码结构的蛋白质
组成”则完全不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指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三个核苷
酸组成,所以叫“三生万物”。但是核苷酸有四种,是不是该叫“四生万物”?
核酸有两类,是不是该叫“二生万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是不是该
叫“二十生万物”?
  你可以从自然界中找到甚至编造一些“三生万物”的例子,别人同样可以找
到更多的“N生万物”的例子。真理不是这样证明的,特别是科学真理、数学真
理,更不能靠举例证明。不过,“哲学狂人”看来对常人的逻辑、证明是不放在
眼里的,他已经宣布了,随着其四色定理的“证明”,“一个全新的人类思维逻
辑体系也将诞生”,我等还在使用旧的逻辑体系的凡人,哪里会理解其开天辟地
的“证明”,最好还是敬而远之吧。

  很多黎鸣先生追随者说,黎鸣先生说的三不代表数字意义的三,而是代表万
物。这是他延伸出的观点。这就属于模糊概念了。既然三可以代表万物,那么四
为什么不可以代表万物呢?那么按我的推论四可以不可以代表万物,N可以代表
不代表万物,用三代表万物本身就想混淆概念。不论你搞的学科多么模糊,多么
不可思议,但是概念绝对不能模糊。比如“量子力量学的测不准定律。”光听名
字就感觉有些模糊与不可思议。但是他的概念是很清晰的,他核心概念是,测不
准。所有的假设与验证都是冲这三个字去做的。而黎鸣先生连最基础的概念都搞
不清,还怎么去验证科学。

  我认为无论自身多么模糊的学科,概念绝对不能糊涂,真正的科学都是具有
清晰的概念的。越扯越玄的概念本身就伪科学。

  黎鸣先生企图用一些不切实际的,草率验证的概念与理论来解释,阐述宇宙
万物间的规律。这也是吸引一些对科学魔术有兴趣朋友支持的原因。魔术永远是
魔术,揭穿了什么也不是,我本人也喜欢魔术,也喜欢沉浸在魔术当中,但是我
并不认为魔术就是真的。

  也有许多人反对方舟子老师,比如这位网友的这句话:“方舟子大概不知
“三”是指“天、地、人”,而不是数脚趾头时候的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正是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对应。道就是规律,
既可以包括自然规律也可以包括人文规律。用研究自然规律的方式来研究“四色
定理”天经地义,有何不妥?学术扔货们唯粗腿马首是瞻并且喜欢给别人贴伪科
学标签,可惜真正的科学家对未知永远是充满敬畏与探索热情的。别说是“道”,
哪怕是“器”若是对研究有所益处,他们也会锲而不舍地追究下去。”

  如果我想模糊概念也很简单,只要改一下这句话就成了自己的理论了。“所
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对
应。”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混法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四。四生万物是对应的。“也可以说:”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是法非”正是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万物是对应的。”这
些无聊的概念理论也算是科学么?我想连科幻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玄学。玄学就
是可以毫无原则的将自己的理论,对现实进行联系与运用。

  那些攻击反对方舟子老师的人,如果你们真的爱好科学,就先培养自己的科
学思维。证明自己不是伪科学的唯一途径就是,包容别人对自己理论的质疑。无
论那个人是出于什么动机对你的理论提出质疑。如果不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又
标榜自己是科学的,那么,不容置疑,这就是伪科学。科学辩论,不是学校里举
行的辩论赛,避重就轻,一定要解释自己理论里的漏洞及别人提出的质疑。那些
沉浸科学幻想中的人们,希望你们早日醒来。

    而方舟子老师正是企图将你们从梦境中拉出来的人,科学一定要剥去魔术的
外衣,否则就成了科幻,或是玄幻。虽说破坏别人的梦想很残忍,但是魔术存在
于生活中就可以了,科学不需要魔术。

(XYS200606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